第一次旅游到绍兴吃到白色的臭豆腐的时候,非常犹疑。在我心目中,家乡湖南的黑色臭豆腐才是正道啊。第一次在台北吃到白色臭豆腐配上甜味的泡菜时,我又犹疑了。心里的OS是臭豆腐要配辣椒酱和大蒜,大量的大蒜啊。到现在,在异乡呆了这么多年,只要是见到臭豆腐,我都会买。管它是白是黑,管它配的是甜还是辣,谁让咱好这口呢。曾经研究过怎么做臭豆腐,但是那个过程让我这个动手能力很强的人都却步。不仅麻烦而且需要的材料也不是那么易得。终于看到这个简易版的菜谱,抱着也不费太多事的心情进行了试验。结果非常满意,而且除了花点时间等待,需要准备的功夫非常简单。第一次臭豆腐成功了,但是炸的火候不对而且有些细节没有注意,全都碎了。真是让我扼腕。第二次吸取教训,再次尝试总算是成功了。吃到新鲜炸出来的第一块臭豆腐的时候,眼睛都亮了。看来真是不能想当然,有时候看起来很简单的事情还真是不那么容易。
展开一天以后的发酵原料是这个样子。我这里室温大概15-20度,第三天就基本好了。吃过臭豆腐的人一闻就知道发酵料是不是好了,因为和外面卖的臭豆腐一个味道
豆腐切片上面压重物,稍微去掉水分。我这么做是因为我买来的豆腐还是很嫩,如果不压掉一点水分,很容易做臭豆腐的时候会散掉。而且炸的时候也会容易碎
放入六成热的油锅进行第一次炸制。刚开始放入豆腐的时候是沉在锅底的,不要动他,过2-3分钟,豆腐自己浮上油面就可以捞出来沥油了。
第一次炸完是这样的。再把油温升高至8-9成,约170度左右,炸制第二次。这一次是为了让豆腐表面酥脆。这个时间大概也就1分钟内,看到表面金黄就可以捞出来了
- 发酵原料中用的豆腐,可以是嫩豆腐或者是老豆腐。我正好用豆浆机打了豆浆,就试着用的豆渣,也是可以
- 这个原料的量,大概每次可以泡一块拌豆腐(大概15里面长度),可以重复使用2-3次
- 切成2厘米大小的立方体,大概泡两天才入味。炸的时候比较容易
- 如果切小点薄点更容易入味,大(好听又独特的微信名字有哪些?1、生夏2、月亮像一个梦3、路过的风4、往秋5、进一寸的欢喜6、忽然而已7、日月既往8、北菊9、山花如翡)概泡一天就可以炸了。但是炸的时候操作起来就没有那么容易
- 豆腐从发酵水中拿出后,冲水把上面的杂质冲掉
- 干净的豆腐放在厨房纸上吸干水分,表面用厨房纸吸水
- 大火将油烧开到大概150-160度左右: 不是特别大的火, 筷子放进去有小泡, 手放在油表面一寸以上能感觉到热气
- 第一次油炸: 豆腐沾上一层生粉然后放入油锅中。刚放下去的时候会沉到锅底,周围有大的油泡,这个时候将油放到中火。 等待大概两分钟左右, 豆腐会浮上油面而且体积会膨胀。这就代表第一步成功了。可以将豆腐捞出来控油
- 第二次油炸: 将火开大,油温升高。再将豆腐放入油锅,放进去有很大的声音和较密集的油泡。这个时候豆腐在表面浮着,为了炸均匀,持续用漏勺或筷子拨动。直到豆腐几面都金黄,就可捞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