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野生也好,养殖也好,都有人喜欢,有人不喜欢。好与不好也在个人。但是做生意必须诚信。大多数人可以接受高价,无法接受欺瞒。国内本港野生赤嘴很少。至于渔船或者海钓爱好者偶尔钓到的野生赤嘴,我们普通消费者就不要想着自己运气多么好了。所以真要吃野生的要找准卖家和市场才是关键哦。 潮汕地区附近沿海是野生赤嘴鳘的主要栖息地,饶平县拓林湾也是赤嘴鳘养殖最集中的区域。 除了饶平,漳州东山还有部分养殖,其他地方基本没有。 刘世创认为,鳘鱼养殖集中在拓林湾和东山岛,除了地理条件限制外,也和鱼胶的消费集中在潮汕地区有关。目前赤嘴鳘主要采用海上网箱养殖模式,近几年的养殖量颇为稳定。当地有三分之一鱼苗培育场开展赤嘴鳘种苗业务。由于散养户多,种苗场产能参差不齐,总体养殖量尚难估计,产量大约有几千吨。 赤嘴鳘生活在较深海洋中,因此网箱养殖赤嘴鳘应选择避风条件好,海陆交通方便、水质清新、水流畅通、流向平直而稳定的海区。 水深5米以上,网箱箱底在最低潮位时距离海底1.5米以上。 荣奕公司技术总监郑友拉告诉记者,赤嘴鳘养殖最好在表层水温为8-29度、盐度为13-32的海区,透明度为1米左右,流速为1米/秒以下为宜(网箱内的流速在0.21米/秒以下)底质为泥沙底。饶平县拓林湾最符合上述条件,非常适合赤嘴鳘养殖。 赤嘴鳘鱼种的放养密度,与放养规格密切相关。 赤嘴鳘鱼种的放养密度比任何一种海水鱼类的密度均大,这与鮸鱼喜欢集群的生活习性有直接关系。 郑友拉介绍,鱼种放养密度低的赤嘴鳘,其生长速度反而比正常密度的鮸鱼生长慢。 赤嘴鳘每年四月份出苗,规格在4-6cm。此时,最佳放养密度为每立方米25-28尾。全长9-12cm的鱼种,每立方米最佳放养密度为20-22尾。在正常情况下,每隔15-20天,调整一次密度,并根据鱼种个体大小,调换网箱的网目规格。赤嘴鳘在饥饿状态下会发生大鱼吃小鱼的现象。因此当全长达到25cm以上时,根据个体大小的不同,进行分箱疏养,以促使其均匀生长。分养操作,最好在早晨水温偏低时进行。 赤嘴鳘网箱gps是什么意思?GPS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缩写形式,它是一种基于卫星的定位系统,用于获得地理位置信息以及准确的通用协调时间。饲养成败的关键,在于是否有良好的海区环境。鱼要求水质清新,溶氧量丰富。水质好,基本不会发病,成活率高达八九成。密养精养的效果好坏,与网箱内外水体的交换是否顺畅有关。如果流速过小,则影响水体交换;如果流速过大,则增加了鮸鱼的体能消耗,对生长不利。